我幫村裡的留守老人做了三年跑腿服務。
上到看病陪護,下到吃喝拉撒,但凡有需要,我都一手包辦。
怕老人不安心,我不論單子大小多少,每人每天隻收五毛錢跑腿費,替他們保管存著,隨時應急。
可我沒想到就因為這五毛錢,老人們居然堵在我家門口,要集體聲討我。
「別人幫我們義務跑腿,一分錢都不收,可你一天就要收我們五毛錢跑腿費!
「從村裡到城裡不過才五裡路,你開車一趟也就幾分鍾而已,這還要收錢?
「你說,這三年來,你在我們這些老人身上昧了多少黑心錢?」
村裡一共二十個留守老人,每人五毛錢,一天也就十塊錢。
Advertisement
三年下來,一共一萬零九百五十塊錢。
這些錢,甚至還沒有我給他們墊付的醫藥費多。
可這些老人根本不聽我解釋,拄著拐棍就闖進了我家,搬砸搶拿……還說要我把這三年裡從他們身上賺的每一分黑心錢都吐出來。
那一刻,我隻覺得心寒。
從包裡掏出手機錄下視頻後,我直接報了警。
以後這爛好人,我是不會再做了。
1
畢業後我回到農村,開了家網店。
每日去城裡寄快遞時,會順便幫村裡的留守老人做跑腿服務。
今天,我像往常一樣打好單子,將發貨的快遞裝上車。
走之前,我把老人們前一天寫好的的日用品清單裝進口袋,打算發完貨就幫他們購買。
可剛走到村口,我就被圍攻了。
全村老人拄著拐棍堵在我車前不肯讓路。
為首的老太太似乎很生氣,不停用手裡的拐棍猛戳我的車玻璃,要求我下車。
這個人是村裡的劉奶奶,今年已經八十歲了,兒女都不在身邊,經常生病。
所以我幫她跑腿是最多的。
昨天看她的降壓藥快吃完了,但她忘了寫進跑腿清單裡,我還準備一會進城再幫她多買幾盒降壓片。
估計她來找我就是這件事。
於是我打開車門,笑眯眯地看向劉奶奶。
「劉奶奶,您的降壓藥我記著呢,你們大家是不是還有要買的東西忘記寫……」
我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裡拿出清單,準備記錄下來。
誰知劉奶奶一把搶過我手裡的清單,眼睛瞪得比牛還要大。
「對,這就是證據。」
「別人幫我們義務跑腿,一分錢都不收,憑什麼你一天就要收我們五毛錢跑腿費?你難道不知道我們這些留守老人有多不容易嗎?」
「況且從村裡到城裡不過才五裡路,你開車一趟也就幾分鍾而已,你說,這三年來,你在我們這些老人身上昧了多少黑心錢?」
聽到這裡,我有些好奇。
村裡的年輕人都走光了,隻剩一些腿腳不便的留守老人,除了我,還有誰能這麼空闲幫老人們做跑腿服務?
如果真有人願意幫大家義務做跑腿服務,那我也是很開心的。
畢竟之前老人們給我的跑腿費我都一直留著,本來也打算要還給他們的。
我覺得老人們可能對我有些誤會,於是好奇向劉奶奶問道:
「劉奶奶,那個義務跑腿的人是誰啊?如果真有人願意義務幫大家跑腿的話,我自然也是很開心的,原本我也沒想收……」
我想說,原本我也沒想收大家的跑腿費,畢竟大家都是留守老人,生活困難,隻是怕大家不安心才暫時保管,那筆錢我一直沒動過。
可還沒來得及開口,劉奶奶就直接炸毛了,提到那個義務跑腿的人,她更加激動,指著我的鼻子就罵:
「怎麼?看人家免費幫我們做跑腿,你賺不到錢心裡不好受啊?也不看看你自己是什麼貨色。」「你一個小姑娘,看我們老人家好騙是不是?你從我們身上賺這麼多黑心錢你喪不喪良心啊?」
劉奶奶說完,抡起拐棍又繼續敲打我的車窗。
「你還開這麼好的車,買車錢肯定也是從我們的跑腿費裡拿的吧?」
見狀,其他老人也都紛紛附和。
「就是,要不是靠我們的跑腿費,她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,哪有錢買車呀?」
「真缺德,本來就該義務幫我們跑腿,可她卻連老人的錢都掙。」
劉奶奶氣焰更加囂張,滿臉扭曲地看著我。
「說說吧,你這三年來到底昧了我們這些老人多少黑心錢?」
村裡一共二十個留守老人,每人五毛錢,一天也就十塊錢。
三年下來,一共一萬零九百五十塊錢。
這些錢別提買車了,甚至還沒有我平時給他們墊付的醫藥費多。
可她們根本不聽我解釋,一把將我推倒在地。
一人一根拐棍直接砸碎了我的車玻璃,打開車門後,更是把我剛裝好的一車快遞直接倒在地上,瘋狂踩踏。
最後幹脆像土匪一樣闖入我家,搬砸搶拿……還說要我把這三年裡從他們身上賺的每一分黑心錢都吐出來。
我覺得很奇怪,明明昨天老人們還和顏悅色的感激我幫他們跑腿,可今天突然就變了臉色。
那個免費幫他們跑腿的人到底是誰?
為什麼我一提到他,老人們就閉口不談?
我剛想到這裡,突然一個老人上前踹了我一腳。
「你要是不把這些年賺的黑心錢都還給我們,我們就每天來你家鬧一次。」
「反正我們年紀大了,活不了多久,臨S也要把你拉去墊背。」
2
說這話的是李阿婆。
李阿婆瞎了一隻眼,當初我剛回村的時候,她是所有留守老人裡生活最困難的一個。
老伴癌症去世後,她兒子因盜竊入獄被判了五年。
李阿婆生活困難。
我平日裡也是對她關照最多的,就連菜錢我都是經常自掏腰包幫她貼補。
可我沒想到她竟然會這麼惡毒地詛咒我。
那一刻,我徹底心寒了。
我忍著身上的擦傷從地上爬起來。
從包裡掏出手機錄下視頻證據後,我直接報了警。
我不理解。
到底是壞人變老了還是老人變壞了?
我們村地偏,雖然離城裡很近,但幾乎全是崎嶇的山路,而且近幾年我們這裡城鄉發展落後。
所以沒有年輕人願意住在這裡,基本上都去了外省工作。
年輕人一走,村裡隻剩一些垂暮的留守老人,田裡的地也幾乎都荒了。
留守老人們集中住在一塊,久而久之,他們住的地方就成了村裡的臨時養老院。
三年前我剛回到村裡的時候,李奶奶半夜生病要去醫院,村裡的老人看我有車,便求著我送李奶奶去城裡的醫院。
我二話沒說,冒雨開車將李奶奶送去醫院,並貼身照顧她住院,一連七天,我端屎端尿地伺候著,還墊付了所有醫藥費。
李奶奶出院後第一時間給我打了欠條,並向我道謝,村裡其他老人也紛紛誇我是好人。
通過了解,我才得知原來這些老人過得很不容易,就連日常的米面糧油和蔬菜都要託人從城裡捎回來。
老人們瞎的瞎,瘸的瘸,身體也不好,有時候沒人幫他們捎回蔬菜和米面,就要餓肚子。
我看他們可憐,進城的時候也幫他們捎過幾次東西。
平常他們有什麼需要用到我的,我也盡力幫忙。
後來,大家找到我,希望我能長期給他們跑腿。
我想著反正自己每天都要進城發貨,順帶手的事情,也就沒有拒絕。
我本來隻想義務幫忙跑腿,並沒打算收錢,但他們說不能老讓我白幫忙,非要給我點報酬。
於是,我就定了一人一天五毛錢的跑腿費。
如今這個物價,五毛錢其實根本沒多少,但我也隻是為了讓他們心安,並沒想過真的要從他們手裡掙跑腿費。
更何況他們給我的跑腿費我一分沒動都留著,原本也打算還給他們。
隻不過沒想到還沒等我還給他們這筆錢,他們就先按耐不住了。
這真是剛拉完磨子就要S驢。
不僅不念我的恩,還覺得我從他們手裡賺了黑心錢。
不光為了這五毛錢集體討伐我,還跑來我家打砸搶拿。
真是一群老土匪!
想到這裡,我氣得渾身發抖。
李阿婆趁我不注意,抱起我家的電風扇就要往外跑。
我剛要阻攔,突然一陣敲門聲響起。
兩個穿制服的警察出現。
「你好,請問是誰報的警?」
「警察同志,是我報的警,有人入室搶劫。」
我說完,一邊給警察騰開位置,一邊從瞎眼太婆手裡奪回我的電風扇。
3
警察來後,老土匪們終於消停下來。
了解情況之後,警察給我們做了筆錄。
由於這些老人年齡都在七十周歲以上,而且除了一塊車玻璃和摔壞兩個碗碟之外,我被搶走的家具也全部歸還,家裡幾乎沒受到損害。
至於那些被踩爛的快遞,裡面裝的是寵物飾品,不是易碎品也都做了保護措施,所以也沒什麼大損失。
警察勸我說,都是老人沒辦法,隻能幫我口頭警告。
最終警察給老人們普了法,並要求他們向我道歉,盡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。
可這群老人不僅不肯向我道歉,還不願意配合警察。
劉奶奶第一個站出來,手裡的拐棍都要戳到警察臉上了。
「警察怎麼了?警察了不起啊?我老太婆今年都八十歲高齡了,一身病,還做過兩次心髒搭橋手術呢,我看誰敢碰我一根手指頭!」
說完,她直接往地上一躺,哎呦哎呦地捂著心口喊疼。
「救命啊!警察要S人啦!」
警察見狀嘆了口氣,灰頭土臉地走了,臨走時勸我以後離他們遠一點。
警察走後,劉奶奶火速從地上爬起來。
一群人將我圍住,並沒有打算離開。
劉奶奶第一個開口。
「舒楠,你要想讓我們離開,就趕緊把大家這三年給你的跑腿錢全部還回來,否則我們天天鬧你!」
「反正我們現在已經有免費跑腿的人了,再也不需要你這個勢利眼的幫助。」
李阿婆說完順勢用僅剩的一隻獨眼瞪著我指責。
「沒想到你一個小姑娘,竟然臉皮這麼厚,貪了我們那麼多錢。」
王大爺撥開人群,站在我面前,中氣十足地衝我喊:
「還錢!」
我的目光落在王大爺頭上的一道疤痕上,頓覺悲涼。
當初他做開顱手術的時候,兒子女兒忙著工作都沒有趕回來,求我幫幫忙,是我墊付醫藥費,忙前忙後地陪著他,他當時還誇我是個好人,無以為報。
如今,卻是這樣報答我的。
看著面前這些兇神惡煞的老人,我心裡一陣寒意,真是恩將仇報。
行!
要錢是吧?
那就把這三年欠我的賬也一次性算清楚吧!
我把一萬零九百五十塊錢拍在桌子上。
「這是三年的跑腿費,我就當付出喂了狗,這錢我全部還給你們!」
一看到錢,大家的眼睛都亮了,紛紛要過來拿。
但不等他們動手,我又將一沓厚厚的借據拍在桌子上。
目光一一掃過眾人。
「這是這些年我給你們墊的手術費、醫藥費、菜錢、買衣服鞋子以及家裡電器損壞換新和其他生活用品的錢。」
「零零總總,一共四十八萬六千五百五十一塊,就這我都沒算利息,每一張借條上面都有你們的親筆籤名。」
「希望你們這麼大年紀也能要點臉。」
「還錢!」
4
這個世界上,隻有白紙黑字寫下來的,才是最有力的證據。
老人們低下頭,望著桌上那一張張自己親手寫下的借條字據,突然不吭聲了。
我看不出這個時候他們心裡是愧疚,還是算計?
但事實就是事實。
也許他們第一次給我寫借條時,是真心感激我,也想著日後還錢或者報答我。
可第二次,第三次……第十次之後,他們就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。
不光會嫌我給的不夠多,還覺得我在佔他們的便宜。
人性就是如此。
一萬零九百五十塊對比四十八萬六千五百五十一塊錢。
孰輕孰重,大家心裡很快便有計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