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緩緩舉起手臂。
手裡握著一個造型怪異的東西。
隨著「砰砰」幾聲巨響。
秦大人手裡迸發出數道火光。
那些官差們甚至還沒碰到秦大人。
就已經受傷倒地,哀號不止。
趙縣令驚恐地瞪大雙眼,指著秦大人,嘴裡大喊。
「快給本官S了他!」
秦大人再度抬起手,又是一連串火光。
Advertisement
趙縣令的身體連續抽搐了幾下,便再也不動了。
在場所有人面面相覷,無比驚愕。
秦大人眼神犀利,面若冰霜,低聲道:
「七步之外,我的槍快。
「七步之內,我的槍又快又準。」
擺造型期間,秦大人瘋狂朝我使眼色。
我連忙反應過來,上前一步,大喝道:
「秦大人乃真龍轉世,有天命庇佑!
「凡有以下犯上者,皆屬逆天而為,必遭天譴!
「我向各位保證,繳械不S!」
剩下的幾個官兵相互對視一眼。
十分利落地丟掉手裡的兵器。
匍匐在地,高呼「秦大人饒命」。
秦大人欣慰地點點頭。
向我投來一個贊許的眼光。
9
當天晚上,在那群官兵的帶領下。
我們直接進入了趙縣令所在安平縣。
這裡地處遼東邊境,常年兵荒馬亂。
縣城裡的年輕男性要麼被抓去當徭役。
要麼就遠走他鄉,另謀出路去了。
如今還留在城裡的,隻剩下一些老弱婦孺。
秦大人打量著街道上那些衣衫褴褸、骨瘦如柴的老人和孩子,眉頭緊皺在一起。
從那些官兵口中,我們才知道。
遠離朝廷撥下來的糧食都被那位趙縣令私吞了。
就連他手底下官兵的俸祿,每個月都要被抽走七成。
而且這位趙縣令絲毫不顧城裡百姓的S活。
不光私扣糧食,甚至還強搶民女,稱得上是無惡不作。
秦大人聽完後臉色鐵青,揮手將我叫我身邊,說道:
「初一,你派人在衙門門口搭一個粥鋪,然後告訴城裡的百姓。
「從今日正午開始,往後的一日三餐,都由粥鋪供應。」
我聞言精神一振,立即著手去辦。
起初城裡的百姓還將信將疑。
生怕秦大人會像之前的趙縣令一樣。
打著做善事的幌子,實際是想方設法地坑害他們。
不過米粥和鹹菜的誘惑力實在太大,還是有不少人排隊領飯。
幾天後,百姓們發現並沒有人上當受騙。
米粥和鹹菜真的可以隨便吃。
前來領飯的百姓越來越多。
秦大人又命我在城內增設了三個粥鋪。
這期間,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投奔秦大人。
他們有的是被送往邊關修建長城的徭役。
有的是無家可歸的流民,甚至還有附近戰敗的起義軍。
因為能吃飽飯,所以這幫人對秦大人格外忠心。
短短一個月的時間,秦大人手底下便已經聚集了五千多人。
10
據剛進城的一批起義軍說。
目前大慶皇帝已經派出了一支軍隊。
專門負責鎮壓遼東的起義。
還有一周,就要打到安平縣了。
有人找到秦大人,建議說:
「大人,好漢不吃眼前虧,要不咱們先撤吧?」
秦大人微微皺眉,白了他一眼,反問道:
「撤?撤到哪裡去?
「況且咱們撤了,城裡那些百姓怎麼辦?」
那人面露難色地低下頭,答不上來。
如今外面都在傳,朝廷派出的那支軍隊心狠手辣。
除了對起義軍趕盡S絕外,還經常做出劫掠百姓、S良冒功的惡行。
倘若這時候棄城逃跑,城裡的百姓必將遭受滅頂之災。
「可據說這次朝廷派出來的軍隊足足有兩萬人。
「我們就算留在城裡,也根本守不住啊!」
秦大人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,輕笑道:
「這可不一定。」
11
七日後,黑壓壓的軍隊聚集在安平縣城外。
一位身披重甲,手持長槍的將領策馬上前幾步,朝著城門上方高喊道:
「大膽逆賊,還不趕快開城投降!」
秦大人面無表情地抬起手,身後的幾名弟兄立即忙碌起來。
幾分鍾後,3 門 M1 式榴彈炮,5 挺馬克沁機槍,外加 10 支榴彈發射器,便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城牆上。
秦大人深吸一口氣,緩緩抬起手掌。
「預備……」
城防上的各式武器對準了下方的軍隊。
所有人臉上都帶著一絲緊張。
「開炮!」
隨著秦大人一聲令下,震耳欲聾的槍炮聲接連響起。
城下的那支軍隊頓時人仰馬翻,慘號不斷。
轉瞬之間,那支軍隊便已經傷亡上千。
秦大人還專門安排了三個小組進行輪換。
有人負責裝彈,有人負責給槍管澆灌冷水降溫,有人負責投擲手榴彈。
不到半個時辰,城下的那支軍隊便被打得七零八落,倉皇敗逃。
周圍的弟兄們歡呼雀躍,望向秦大人的目光中滿是欽佩。
我不禁回想起七日前,自己曾問過秦大人:
「會贏嗎?」
秦大人笑了笑:
「包贏的。」
12
擊退大慶朝廷的軍隊後。
前來投奔秦大人的人越來越多。
就連安平縣周邊的幾個縣城。
也全都宣布歸順秦大人。
加起來將近有五萬餘人。
而秦大人也沒有吝嗇。
每天都派人向這些縣城運送米粥和鹹菜。
與此同時,針對日益龐大的軍隊。
秦大人還專門提出了一些嚴苛的規定。
任何將士都不得隨意欺辱百姓。
更不得隨意拿取百姓的物資。
但凡有人違反軍紀,嚴懲不貸。
13
上次戰敗後,大慶皇帝無比震怒。
他下旨派出三十萬大軍,誓要蕩平安平縣。
而秦大人目前的兵力,滿打滿算也隻有五萬。
三十萬對五萬,秦大人明顯不佔優勢。
但秦大人看起來絲毫不慌。
他指著一個無比龐大的鐵疙瘩對我們說:
「諸位,此乃履帶式裝甲戰鬥車,又名坦克。
「此物配備有數挺高射機槍和一門大口徑火炮。
「全身被鎳鉻合金鋼裝甲包裹,可謂是堅不可摧。
「有一百輛此物,大慶軍隊不足為懼!」
當我們這些將士們見識過坦克的威力後。
原本動搖的情緒瞬間蕩然無存,紛紛贊嘆道:
「陛下果然是神通廣大,無所不能!
「有了此等神物,別說是三十萬。
「就算是五十萬的軍隊,我們也能有一戰之力!」
隨後秦大人又交給我們幾本《坦克技術概論》《坦克兵作戰經驗》《論裝甲部隊的戰術與作戰潛能》等理論書籍,親自帶領我們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。
大概一個月之後,秦大人便組建起一支像模像樣的裝甲營。
唯一的問題是,訓練期間,坦克的耗損率超乎想象。
為了緩解這個問題,秦大人特意撥出十輛坦克。
又尋來幾位工匠,對那些坦克反復地進行拆解研究。
並將這十輛坦克解體,當作零件備用庫。
除此之外,秦大人還交給我們三百架具有自動巡航功能的軍用無人機。
加三千支突擊步槍,以及數以萬計的彈藥裝備。
14
兩個月的時間倏忽而逝。
三月初的某一天,遼東大地上大雪紛飛。
安平縣外的不遠處,一條黑線逐漸由遠及近。
正是大慶皇帝聲勢浩大的二十萬軍隊。
秦大人一身戎裝,站於城門之上。
他面無表情,眼神冰冷。
「傳令,全軍出擊!」
早已蓄勢待發的裝甲部隊收到命令。
剎那間,城門大開,引擎的轟鳴聲響徹天地。
一百輛坦克火炮齊發,團團火光衝天而起。
無人機在上空呼嘯而過,炮彈如雨點般落下。
大批大批的騎兵,相隔數裡之外就倒地身亡了。
僥幸有零星幾個騎兵能衝到坦克旁邊,卻也還是無濟於事。
尋常的刀劍根本無法撼動坦克的裝甲。
遠遠望去,那些大慶將士的臉上,盡是惶恐,轉身欲逃。
可他們身後是火力全開的鋼鐵洪流,又能逃到哪裡去呢?
在坦克和無人機的掩護下,手持突擊步槍的騎兵呼嘯而出,猶如天神下凡。
面對如此強大的火力,大慶皇帝的軍隊隻能抱頭逃竄。
這一戰,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。
呼嘯的寒風裡夾雜著濃烈的血腥味。
平原上遍地屍骸。
大慶皇帝的三十餘萬主力,被悉數全殲。
而我方手底下的將士傷亡尚未過百。
秦大人親率大軍,馬不停蹄地向遼東郡進發。
當我們抵達遼東郡時,原本的郡守早就聞訊落荒而逃了。
隻給我們留下一座滿目瘡痍、兵荒馬亂的遼東城。
城裡的百姓見到裝甲部隊,眼神裡滿是驚恐。
秦大人即刻下令,嚴禁手下的將士劫掠城中百姓,違令者當場槍決。
同時命我歸攏守城的將士,安排治安隊在城內巡邏,穩定秩序。
僅僅過了數天,遼東郡內便安定下來,逐漸恢復了往日七八分的面貌。
15
秦大人依照慣例,在城內各處設置粥鋪,免費提供米粥和鹹菜。
短暫地休整一個月後,秦大人指揮裝甲部隊,先取通州,再取濟南。
大慶朝廷的軍隊未戰先怯,一觸即潰,沿途幾乎沒有遭遇任何反抗。
攻下汴梁後,裝甲部隊沿著中原一路南下,連取徐州和淮安。
不到三個月,秦大人便親率大軍,從遼東郡一路打到應天府城下。
那位大慶皇帝甚至尚未來得及南逃,就被圍堵在了城中。
我護衛在秦大人身邊,暢通無阻地抵達皇宮。
秦大人緩緩登上玉石階,邁入金鑾殿。
殿內一片狼藉,那位大慶皇帝披頭散發,端坐在龍椅之上。
他雙目赤紅,手持長劍,跌跌撞撞地就要朝秦大人衝過來。
「逆臣賊子,還不束手就擒!」
秦大人接過我手裡的 AK47。
拉栓,上膛。
清脆的槍聲過後,秦大人轉身離開金鑾殿。
殿外,眾將士心悅誠服地拜倒在地,齊聲高呼:
「恭祝新皇登基!
「吾皇萬歲,萬歲,萬萬歲!」
同年六月,秦大人正式登基稱帝。
定國號大周,年號啟元。
16
啟元帝登基後,我被任命為內閣首輔。
賜名:守正。
他下旨免除全國百姓的三年賦稅。
同時遣散宮裡的太監。
宣布以後宮中一律不再招收太監。
他又交給我土豆、玉米之類的農作物。
配合上驅除雜草、土壤增肥、防治蟲災的技術。
讓我主要推廣到一些幹旱的邊疆地區。
他還昭告天下,即日起,在全國範圍內興建學堂,開設新式學科。
凡是十歲以下的孩童,皆可就近免費在學堂內就讀。
科舉考試的內容,也全都換成了這些新式學科。
不限出身,不限年齡,不限職業,不限性別。
在「新考」中取得優異成績者,皆可入朝為官。
啟元帝甚至為他們準備了個新官職,名為「研究生」。
除此之外,啟元帝還計劃建設工廠、港口、礦場等設施。
再由研究生牽頭,負責讓這些設施順利運轉起來。
啟元帝說,這便是他制定的第一個「工業計劃」。
17
我覺得啟元帝哪裡都好。
唯一的缺點,就是喜歡賴床。
每次早朝,我都要提前衝進寢宮。
想盡各種辦法才能把陛下從床上拽起來。
再又一次陛下頂著兩個黑眼圈。
被我連拉帶拽趕去上朝後。
他實在受不了了。
啟元帝苦著臉,唉聲嘆氣。
「我都成皇帝了,怎麼還要上早八?
「不對,這時辰比早八還早。
「寒窗十年,換來寒窗幾十年?」
陛下跟我商量,能不能取消早朝制度。
或者把時間改到下午也成。
我搖搖頭,語重心長地勸阻道。
「陛下,祖宗之法不可變。
「別的也就算了。
「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罪名,臣可擔當不起啊!」
啟元帝不語,隻是一味地喝咖啡。
據陛下說,這是一種能提神的飲料。
我嘗過一次,又苦又澀,喝不習慣。
啟元帝放下咖啡,攤開一張世界地圖。
「那咱們再往西邊打打。
「這樣我就不用再學英語了。
「那幫洋人的破鳥語,我實在是學夠了。」
我早就習慣了陛下口中的新奇詞匯。
我看著陛下標注出來的路線。
倒是可行。
18
啟元三年,大周朝廷的鋼鐵洪流席卷西歐。
那些洋人的鎧甲長槍,在坦克面前不堪一擊。
僅用三個月的時間,大周的裝甲部隊便攻陷君士坦堡。
陛下降旨設立羅瑪都護府,派遣大周官員永駐。
短暫的休整後,大周軍隊繼續一路西徵。